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学位点概况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新闻传播教育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7年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经过10多年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办学经验,在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公司产品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的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是广西第二个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予权,并制定2019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公司产品计划,修订2019年新闻传播学硕士公司产品计划。2019年招收新闻传播学硕士14人。2019年伟德国际1946新闻传播学科列入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行榜前50%。
(二)培养目标与学位标准
(1)学习、掌握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热爱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才兼备,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和广西区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新闻研究工作或新闻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备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具有判断新闻价值、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的能力等多样性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影视新闻节目制作、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实践业务,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能从事新闻采编制作、媒介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学位标准:
(1)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但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鼓励和允许学习优秀者提前半年毕业,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是各方面表现优秀者,应提前一年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所在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2)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新闻传播学硕士公司产品实行学分制,所有专业要求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公共课、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课程安排原则上在一年内修完,不超过第三个学期,第四学期不再安排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除外)。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需补修课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公司学位授予标准,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3)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学位论文答辩成绩≥60分,通过毕业答辩,方可申请准予毕业;学位论文答辩成绩≥70分,通过学位答辩,方可申请授予学位。学位论文的写作、监控和答辩,执行学校相关规定。
(三)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设置计算传播学、新闻传播史、东盟国际传播、广告与品牌传播、民族文化传播五个研究方向,结合区域教学特色和学科前沿。
(四)研究生招生、毕业和就业基本情况
2022年招收入校新生18人,均为全日制员工和普通招考员工,通过加大招生宣传、为考生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源基地等方式,本年度生源质量较以往有明显提升。2020年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和上线率稳步增长,第一志愿上线率达30%,共录取4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越南职工,是历史上招收研究生最多的一年。新生入学率为100%;2021年第一志愿报考率达70人,创历史新高。202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均达100%。
(五)团队队伍
学位授权点导师队伍的选聘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伟德国际1946关于印发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审核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和硕士生指导教师申报条件量化指标执行。上半年共有10位教师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团队格,导师队伍得到加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坚决贯彻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师生中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政策解读、防控知识普及以及防护措施处置工作,维护学院稳定。员工未返校期间,开展以“防疫与祭祀安全”为主题的线上班会,举办了“充实头脑·强健体魄——体育知识竞答”线上答题、“妆住健康妆住美”线上美妆大赛,“同‘新’抗疫情,以学待花开”——‘宅’家之道等活动,很好地保持了员工工作不断线。
持续深入学习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各支部、班级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疫抗疫工作的重要论述、黄文秀、梁小霞等人的先进事迹。
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全年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6次。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重要论述,把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扎实落实巡察整改。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化和规范性。二是规范档案的管理,将分散的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由专人负责。检查和整理100多份档案材料,对缺乏的材料补足补齐。三是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有1名青年老师申请入党,目前正在培养中。四是做好先进性不突出党员的谈心谈话工作,做好督促、引导、教育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促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支部支委委员,各支部支委分工明确,按时开展“三会一课",支部工作有序开展。创新党支部建设,5月,研究生新成立“党建+科研"支部,结合科研开展党组织工作,特色鲜明。
主题党日活动顺利开展。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其中有3个支部的主题活动获学校立项。“党建+科研”党支部到宁明扶贫、农产品电商直播主题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社会的好评。
积极落实党员发展任务。2020年发展了172名预备党员,有6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培养确定了138名入党积极分子。对2020级新生430人进行了入党启蒙教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169人,有176人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年组织专题党课11次。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三)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本学位点定期分析研判。召开意识形态形势专题分析研判会2次,
对每个学期面临的意识形态形势和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严格阵地管理,认真管好讲座、报告会的审核、报备工作。对学院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网络电视台、官方微博都落实了专人管理,学院领导审核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定期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例会,全年在学校官网、学院网站、微博、微信发表新闻稿件几百篇,有力地宣传了学院工作。学院的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在广西日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得到报道。在“党建+科研”党支部建设方面,支部努力培育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政治引领凝心铸魂。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成效
本学位点根据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统一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学位课程、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各环节,目前均已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实际过程中落实。
(一)教学和实践工作
本学位点按要求开展研究生教学工作,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招生录取、就业工作顺利。
同时,本年度学院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今年举办“自强不息,抗疫必胜”第二届师生书画展,收到各类型的书法、绘画作品几十幅,在师生中进一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开展“厉行节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暑假期间,学院师生深入罗城开展“三下乡”活动,挖掘罗城仫佬族非遗文化,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做贡献。
本学位点教育成果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本学位点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2020年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来自全区各报纸出版单位、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中央新闻单位驻广西机构的200多名采编工作者参加培训。公司派出4名教师为该班授课。此外,与广西广聚公司合作举办“品牌大讲堂”培训班,组织团队为广告企业讲授广告与品牌课程,为广西广告人才优化提供助力。公司党委书记陈洪波被聘为广西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为来宾、合山、玉林讲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主题宣讲任务,获得好评。
在教学课程和国家级赛事获奖方面,陈洪波博士获评2020年度伟德国际1946“优秀园丁”奖、2020年度伟德国际1946考研工作先进个人等。在课程建设上,郭琳负责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林秀梅负责课程获校级培育,徐健、梁颖涛、周飞伶负责课程获学校推荐,参评自治区一流课程。组织老师们积极申报学校课程思政项目。梁颖涛、林秀梅、郭琳、陈秋凌分别获校级“课程思政”立项建设。虚拟仿真项目逐步推进,已取得软件著作权。此外,在广西高等学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电商直播活动中,周飞伶博士带领团队成员获得优秀奖,周飞伶博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0度,本学位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效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员工积极参加各厅局举办的相关赛事活动。其中农鲜口袋团队指导老师和员工获厅局表彰。
此外,在平台建设上,部校共建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工作进一步抓实。贵港市委宣传部和公司共建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同梧州长洲区党委宣传部、苍梧司法局建立更紧密合作联系,双方互派人员直接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多次举行座谈会,就融媒体建立、新闻人才的培养进行交流讨论。
(二)科研工作
在学术活动和科研发表上,2020年共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20多场,获得一项研究生创新课题。导师和多位研究生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其中研究生参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为研究生张聪和导师徐健在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扩展版期刊《出版广角》发表的论文《媒介融合视域下<民族画报>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生在新闻传播学高水平期刊的发表取得一定突破。此外,杜晓杰博士在CSSCI来源期刊《华文文学》和《文化艺术研究》分别发表论文《传统文艺的新变与台湾布袋戏的场域经验》和《超玄入幻:台湾霹雳布袋戏的玄幻叙事论析》。
此外,徐健等教师参与完成的成果《流域系统研究新范式—西江流域案例》获得2020年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刘雯博士成果《从个体困扰到公共议题:后真相时代新闻价值标准的流变》获2020年广西新闻奖论文类一等奖;林荧章博士成果《网络舆情事件的媒体建构》获得2020年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周飞伶博士成果《守望乡土 走向现代:壮族新壮文文学研究》获得2020年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杜晓杰博士成果《“疏野”之境与国产动画古典美学的意境呈现》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教师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成果更进一步。
在科研课题上,2020年,徐健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壮族信息传播发展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等级,进一步激励公司更多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和研究。
2020年,廖华力博士出版专著《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为人们完整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活动提供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创造重新理解与阐释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传者与传媒相互关系的另一种可能性;卢有泉博士合作出版专著《学风九编》,本身力图借中外知名学者有关治学的高论,从九个方面阐述学风建设问题。本教材的编撰初衷是为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生提供可资借鉴的治学门径。
(三)“党建+科研”工作
5月,研究生新成立“党建+科研"支部,结合科研开展党组织工作,形成了公司特色工作板块。2020年主要工作包括:
每月不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关注社会时事,对社会、政治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党支部成员关注国家、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让入党积极分子能了解党组织的活动和思想动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的党员同学学习,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要求支部委员认真记录会议流程及内容,会议记录本书写要求整洁规范,以便回顾总结。
开展党支部科研沙龙活动。党支部成员都有自己的科研方向,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周围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向党员看齐的优良风气,并以党风带学风,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各项科研学习任务。
组织跑步、羽毛球、气排球等锻炼活动。作为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在思想上要求进步,更要强壮体魄、保持健康;展现良好精神面貌,组织有益身体的健康运动,不仅能加强支部内部团结增进交流,更能够带动积极分子及学院其他同学参与进来,增强体魄更好地学习工作。
建立党支部下乡“扶贫计划”,组织爱心捐赠帮扶活动。作为党员及党的积极分子,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面对基层困难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党员及积极分子应当首当其冲,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党和人民密不可分的感情。
认真完成学校以及公司党总支下发布置的其他任务,积极响应学院号召,认真组织完成各项学习工作及社会活动。
(四)其他员工工作
2020年,本学位点依照《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等管理制度,共颁发国家助学金累计39人次,总金额13.2万元;学业奖学金累计39人次,总金额13.2万元;国家奖学金累计2人次,总金额4万元。
四、学位授权点建设的举措
(一)建设全方位高端型的智化运行机制。
建立团队共享机制,允许不同高校的教师在虚拟环境中共同授课和合作研究,共同培养员工。同时开设团队培训课程,包括跨学科教育方法、虚拟教育技术和跨界合作技巧的培训。进一步创设虚拟合作项目环境,鼓励教师在虚拟平台上跨校、跨专业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开展研究,并分享跨学科知识和经验。此外是在虚拟共享平台上支持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在线合作培训、研究合作和课程交流引入外籍教师和国际教育资源。
(二)定位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
对媒体产业、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展开调查与研究;建立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和支持;分析和评估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团队力量和设施;制定教学计划;为现有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开发新课程;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等。联合学界与业界专家人才,共同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建设适用民族地区发展、紧跟时代发展、面向东盟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协同发展平台,打造创意、创新、创业、创作、创造、创见“六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形成解决民族地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共性问题的生态型教学力量。
同时制定智媒时代新闻学人才构成要素。培养员工具备多媒体内容制作、社交媒体管理、数据新闻分析等数字媒体素养;:培养员工能够融合新闻、传媒、技术、商业等领域知识的跨学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三)构筑跨院跨校跨区域跨国界的新闻学共同体。
课程区域主要设置跨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领域选修课程。前者包括新闻与传媒基础、数字媒体技术、跨文化沟通、乡村振兴研究;后者包括新闻报道与写作、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乡村媒体管理。充实线上资源库和图书馆,实现跨区互补,通过研讨不断优化课程。同时推进线上线下乡村振兴项目与实践机会。寻求与地方政府、社区的合作,开展乡村振兴项目;与新闻媒体合作,让员工在真实新闻环境中实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元宇宙、虚拟仿真等),探索多种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的教师教研模式。整合线上精品课程、学科前沿性研究成果,实现跨院跨校跨区域跨国界的教研资源共享,汇聚教研活动成果和新闻学课程群优质资源,强化产教研融合共通,推动教师间、师生间、员工间的交流合作。
五、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研究生的高水平期刊发表参与度较低
研究生通常在研究经验上相对较弱,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实验技能,这可能导致研究项目进展缓慢。而且研究生通常面临多重任务,包括课程、研究、教学助理工作等,因此可能难以分配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写作。一些研究生可能遇到导师指导不足或不合适的问题,导致研究方向和方法不明确,进而难以完成高质量的研究。研究生有时可能不够自信,担心他们的工作不足以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导致拖延和自我怀疑。此外,公司体制可能导致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分散性,员工需要同时承担研究和课程负担,难以专注于深入研究。学院也存在可能过于依赖数量化的评价指标的问题,如发表文章数量,而不注重研究质量和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2、员工科研合作意识不强、缺乏国际化视野。
员工科研团队合作不足和国际化视野不足是当前本学位点团队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缺陷。首先,员工科研团队合作不足是因为员工往往更倾向于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缺乏充分的合作机会和意识。员工可能认为独立研究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在实际科研中,合作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交叉传播、不同学科的融合和创新思维的碰撞,从而加速科研成果的达成。缺乏合作机会使员工无法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潜力,限制了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其次,国际化视野不足表现为员工过于局限于本国或地区的研究,缺乏对国际前沿科研的了解和参与。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缺乏涉及国际研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员工对国际化的需求和机会了解有限。此外,员工可能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问题,使他们对国际会议和国际知名期刊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缺乏积极性。
将“党建+科研+双创”的模式持续做深细节有待探究
支部如何突破一直以来形式化的党建思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新思路新亮点?如何将这个模式做深做强做实,让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实现有机融合,而不是各一张皮各自奔忙?这里边涉及很多细节的磨合,不同工作的多维多面缝合。如何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学院科研工作和组织工作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多方面统合,目前存在制度较为粗略、对细节化、个性化问题探究不足,缺乏相应解决措施的问题。
(二)整改措施
1、学院制度体制多样化改革
公司可以通过整合课程和研究,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专注于研究工作。例如,可以设计灵活的课程,以支持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并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此外,学院可以设立导师与员工的定期互动机制,鼓励导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导师培训也是重要的,以提高他们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能力。同时,学院可以建立更全面的评价体系,考虑研究质量、教育质量和员工综合能力。这可以包括对研究生参与研究项目的深度和质量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数量化的发表文章数量。学院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如研究基金、实验室设施和图书馆资源,以支持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还需要鼓励跨学科合作,使研究生能够利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提高研究的水平。。
2、加强员工科研跨学科、跨国别合作交流
鼓励不同专业的员工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例如,与数学和统计学院建立桥梁,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和创新合作,激发同学科研兴趣和热情。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团队合作,例如,鼓励合作论文的发表、合作科研项目的获得等,以提高合作积极性。导师应扮演积极的鼓励者和支持者,鼓励员工参与科研团队,提供支持和指导,推动团队合作的开展。为员工科研团队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经费等,以促进合作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拓宽国际化视野方面,学院可以积极发挥区域优势,与东盟地区国际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员工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例如交换员工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增加涉及国际研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引导员工关注国际性问题,培养国际化视野。鼓励员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提供资金支持,以便他们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和合作,积累国际化学术经验。同时,引进国际导师或合作导师,使员工能够在国际视野下开展科研项目,获得更广泛的学术经验和国际化背景。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帮助员工克服科研团队合作不足和国际化视野不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深化党建工作与科研、教学融合
制定明确的党建发展战略,将党建工作融入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战略应包括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规划。鼓励教师党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为党员提供科研项目的支持,鼓励他们在科研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科研成果的党建化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党员教师与员工的交流互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党性观念和道德观念。通过教育,培养员工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党组织可以主动关注科研项目进展,通过党员教师的推动,鼓励科研团队在课题研究中涉及党建相关主题,如党史研究、党建理论创新等,以提高科研的党建价值。
在学院内部,建立多层次的党组织,包括学院级、科研团队级、课题组级党组织,以确保党建工作覆盖到每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教育培训,包括党性教育、法律法规培训、科研伦理教育等,以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设立与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党员教师的党建工作与科研和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党建绩效也可以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定期党员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机制,促进党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共同探讨党建与科研、教学的有机融合之道。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便于党员教师与科研团队共享信息和资源的平台,以便更好地实现工作协同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