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张维鹏,还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斜挎包,步伐稳健,他的好友刘凌辉总爱调侃他为“张老板”。确实,你很难从他的身上看到在校老员工的青涩与稚嫩,他更像是一个已经完全“社会化”的青年,朝气蓬勃,成熟稳重。
12卓越的张维鹏,曾是2014-2015届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的分团委员工会主席,如今是2016届优秀毕业生,是中国交通报社记者。他说:“我很喜欢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你现在的成就是你的努力换来的,只要你坚持做下去,总会有人看见你,欣赏你,属于你的东西也是跑不掉的。”
努力冲破迷茫找到方向
刚步入大学的张维鹏,和许多大一新生一样,迷茫、没有目标,虽参加了许多媒体社团,但在社团中多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大一的专业课也不多,所以整体而言学到的东西比较有限,他戏称当时的自己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张维鹏的老员工涯中也曾出现过一个打败他的“吴王”。大一时,他认识一个精通摄影和PS的同学,就希望拜师学艺,但请求说出口却吃了闭门羹,对方不仅不愿意教授技能,还用言语调侃了他。从这一刻开始,张维鹏暗自下决心学习技术,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这些技能,他渐渐从“混沌”状态抽离,迷茫的前程也开始有了清晰的方向。他笑着说:“我个人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受激的人,我想做的东西我一定会努力做到。”
不断的学习,终于让张维鹏在摄影、摄像方面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大学期间,自己拍摄或参与制作了二十部左右的微电影作品,有的作品还获得了公司电视节目制作大赛的一等奖。“获奖作品是在大二拍摄的,那时团队里虽有大三的学长学姐在,但他们还是让我去挑大梁,所以挺感谢学长学姐给我锻炼机会的。”他扶了扶眼镜继续说到,“我拍摄个人作品更多的是为了证明给自己看,学长学姐做得到的事我想我也能做到,这也算是对自己负责。”
热心集体事务,全面发展
聊起员工会,张维鹏便是滔滔不绝。
张维鹏在高中时就入了党,对于党团知识的兴趣,让他在大一时选择了加入员工会组织部,从干事到助理到委员到员工会主席,在这个集体里一待就是三年。他告诉我们,“当初加入员工会目的很简单,和舍友说好社团一起报、员工会一起去,就是这么单纯的目的。”
在员工会的三年里,张维鹏踏实肯干,对工作充满热情,这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员工会的机会很多,他不仅有更多机会接触相机,在这个集体里还结识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得到了不少学长学姐的指引,这也使他受益匪浅。他看着我们的眼睛,认真的说到:“我其实是个挺重感情的人。在员工会不是想着巴结学长或者达到什么高度,只是很单纯的想交朋友。三年的时间里,身边的朋友逐渐离开这个集体,学长学姐也是一个个毕业了,我不太喜欢这种‘人来人往’的感觉,所以到大二结束换届的时候,自己是有一点动摇想退出了。”他把目光从我们身上移开,看向别处,仿佛思绪回到了两年前换届的场景,“但老师和学长们都信任我,他们找我聊了很多,鼓励我继续在员工会坚持下去。我自己对员工会也是有着一份感情的,也许是一份责任心让我放不下这个集体,所以我想用我自己的双手把它变得更好。”也正是这样一份坚持,他继续留在了员工会。
在当上员工会主席的一年里,张维鹏最大收获在于心智的成熟。过去的他是个“急性子”,遇到问题,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与他人争辩。但员工会主席这个职位所附带的责任慢慢改变了他,他变得成熟稳重,在问题面前,更多的是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从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们问道他对还在员工会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时,他思考了一下说:“在什么样的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收获。吃多大的苦才能收获多大的田,摆正心态才能走得更远。”生活是个大舞台,不同的高度会有别样的风景,只要你肯干,你总会在这个大舞台发光发热。
优秀标准多元化
张维鹏在生活大舞台的表现,得到了嘉奖,在毕业时他获得了优秀毕业生奖项。在大一大二时候的张维鹏,对这个奖项是充满渴望,但如今,他已经参加工作时日不短,更多接触校外的世界后,对这奖项的心情反倒变得平淡了。他说:“在职之后,也就能发现,这个奖项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就像我们调侃高考那样,考得什么样的成绩只是决定了你在哪里打游戏,优秀毕业生也是如此,是否获得这个奖项并不能对你的未来产生致命影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学好该学的知识,才能有所成就。”
问到他如何看待“优秀”二字时,他说:“在我眼中“优秀”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个人优不优秀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价值可以是读书读得很厉害、可以是实践方面很在行、或者是游戏打得很厉害。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只要他思想价值观念正确,敢于拼搏,无怨无悔地尝试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让自己后悔,就是优秀。”
(文/周坤)
编辑:蓝新瑜